速推网

寺沟村:产业兴旺农民富

2022-03-22 11:06:29

剧本杀是什么游戏 https://www.td010.com

  本报记者祁晓蓓

  三月,走进山丹县陈户镇寺沟村农业综合示范种植园区,200多座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村民在园区劳作,大棚里西兰花、西芹等育苗工作有序推进……通过集体资产股权量化,寺沟村农民参与特色蔬菜种植和观光农业发展,昔日的“贫困村”变了模样。

  寺沟村属大陆性高寒半干旱气候,昼夜温差大,是高原夏菜生长的绝佳地带。现有7个社368户1373人,总耕地面积4462亩,常年播种面积2927亩,经济收入主要以劳务输出、高原夏菜种植为主。该村是山丹县13个精准扶贫村之一,2014年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225人,贫困发生率为16.3%。经数次动态调整后,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216人。2018年退出贫困村序列,2019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2021年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2016年春,寺沟村成立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设层架式钢架香菇大棚12座,预订香菇菌棒15万个,种植香菇1.2万平方米,并安装物联网温控系统,实现自动喷水、网络化管理。长势良好的香菇让村民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也打开了寺沟村发展设施农业的致富门。

  2017年,村上因地制宜,依托前期成立的馨源菇瀚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利用村集体土地和农民撂荒土地166亩,进一步扩大示范园种植规模,让“死资源”变为“活资产”。

  2018年,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李玉兴带领村党支部紧抓“三变”改革契机,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利用贫困户长期闲置耕地,修建钢架大棚143座,新建恒温库1座、高标准育苗室2座,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业。由合作社牵头,平整撂荒地种植枸杞500亩,将150亩土地入股合作社新建钢架大棚,引导群众就近务工,逐步形成富民产业提质增效、集体经济稳步壮大、农民稳定增收的良好局面。

  寺沟村选准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富民增收的特色之路。在原来200座钢架大棚的基础上,又扩建70座育苗棚和3座温室大棚,固定工作人员近五十人,秋季用工旺季时用工人数达400人,固定管理人员每月工资在5000元以上。

  “现在每棚纯收益都基本稳定,与外地公司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优质的高原夏菜发往上海、山东、广东等地。只有把产业做起来,村民日子才能越来越好,我们要继续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合作社负责人李玉兴说,这几年在镇上帮助下,争取财政专项资金建成500吨恒温库一座,从根本上解决了园区农产品贮藏保鲜问题。

  “年后开工我就来了,每天都有工资,挺满意的。”村民王凤兰说。原来和家里人在新疆打工的她,这两年一直在蔬菜基地务工,有钱挣又可以照顾家里,一举两得。

  该村党支部书记刘佰海说:“结合去年的育苗经验,育苗一期是40多天,分批次开始栽种育苗,播种批次时间拉开20多天,大大减轻了季节用工紧的问题。”目前,高原夏菜种植已发展成寺沟村重要的致富产业,为保证果蔬品质、提高村民收益,在种菜过程中施用农家肥,确保蔬菜无公害。并聘请县上农技专家上门指导,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大棚蔬菜种植进一步标准化、规模化,高原夏菜种植让越来越多村民鼓起了“钱袋子”。

(文章来源:张掖日报)

文章来源:张掖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速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