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推网

岛内家长“打爆电话”哭求:让我儿子提早入伍

2021-11-09 10:47:02

(原标题:岛内家长“打爆电话”哭求:让我儿子提早入伍!)

据多家台媒报道,最近不少岛内家长都在期盼,自己孩子可以提早入伍。他们担忧一旦台当局要求延长服役期限,那自家小孩刚好遇上战争怎么办。与此同时,台湾地区安全部门、防务部门负责人却在叫嚣,绝不接受“以战逼谈”“台湾绝不会向中国投降”。路透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甚至炮制台海“战争剧本”,帮蔡英文“美国协防论”站台,还真是“别人家的小孩死不完”的好盘算。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国民党民意代表万美玲表示,当台防务部门考虑要延长役期时,岛内不少家长“打爆电话”哭求:让我儿子提早入伍,因为现在当兵只要服役4个月,万一以后延长兵役,这些家长都害怕小孩刚好遇上战争怎么办。

万美玲直言,“这是现在年轻人的声音,也是家长的担忧”。

万美玲表示,美国近来常释出大陆要“攻台”的消息,这样的情报是否会造成两岸越来越敌对的态势?假如两岸越发敌对,谁会在当中得利,这是大家需要思考的议题。

而台当局显然打的可是另一番算盘。台湾安全部门负责人陈明通宣称,即使“大陆打东沙群岛”,“蔡政府任内也绝不可能接受大陆以战逼谈”。无独有偶,岛内防务部门负责人邱国正投书美国《华尔街日报》,叫嚷“台湾绝不会向中国投降”。也是在同一时段,路透社抛出解放军攻台“6套剧本”,情节从封占金门马祖、周边阻绝、空袭到全面攻台,穷尽各种可能。

台湾《联合报》发表社论,批陈明通谈到“大陆打东沙群岛”的可能性时,以“鸡屎落土也有三寸烟”来形容台湾不会因大陆的武力而就范,充满民粹主义气味。

面对陈明通以“鸡屎论”谈东沙攻守,邱国正日前有另一番表态,宣称台军持续强化东沙防务,还以“我死则国生”勉励驻岛官兵与岛共存亡。不知道打爆电话哭诉的岛内家长,是否能感受到这番“我死国生”喊话中的壮烈价值?邱国正投书《华尔街日报》,多半正是蔡当局“大外宣”的一环,而他这种“绝不投降”的论调,的确也是台湾当局“爱挑衅、先喊冤”伎俩的真实写照。

路透社也在这一微妙时刻,遍访多国将领,编排出解放军攻台“6套剧本”,将战争场景拉近到马祖、金门和台湾本岛,战术从占领、封锁、空袭到全面攻台,无一不备。其中最坏的结局是,东亚沦为“大战战场”。

路透社抛出的6套剧本无疑太过耸动,但台湾不断被推上中美博弈的最前线,沦为美国棋子的事实,倒是越来越明晰。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共和党议员最近连续推出两项与台湾有关的法案,即参议员乔希·霍利11月2日抛出的“武装台湾法案”,以及多名参议员4日炮制的“台湾吓阻法案”,内容都是要求美国提供每年20亿至30亿美元的所谓“外国军事融资”给台湾,以确保台湾拥有能够阻止大陆“入侵”所需的不对称防卫能力,让台湾能在严峻的未来,为做出艰困抉择做好保卫自己的准备。

台湾《联合报》在社论中明确指出,这些表面看似“友台”的法案,除了包藏美国军火商推销其武器的图谋,更显示美国政客意图把台湾“要塞化”,把台湾变成美国抗击大陆的“第一线战士”。

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的血泪未干,这种战争贩子的行径,不正是“别人家的小孩死不完”心理的折射吗?那些想要自家孩子早服役早退伍的岛内家长,对此又该作何感想?

延伸阅读:

台民调:若开战年轻人认为民进党做好准备比例为0%

【环球网报道记者康博浩】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消息,“台湾民意基金会”今天(2日)公布最新民调,若大陆武力“犯台”,只有1成1的受访者认为民进党当局准备已经非常充分。“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称,25-34岁是岛内最可能上战场的年轻人群,也是有很高比例是蔡英文和民进党的支持者,但认为民进党当局已经做好非常充分准备的人竟然是“0%”。

据报道,最新民调显示,如果大陆武力“犯台”,包括军事与非军事,关于民进党当局是否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的问题,在所有受访者中,有11.3%(1成1)认为非常充分,32.4%认为还算充分,另有27.2%认为不太充分,20.4%认为一点也不充分,有8.7%表示没意见或不知道。

游盈隆对此表示,该民调显示如果大陆可能武力“犯台”,多数的岛内民众不认为民进党当局已经做好充分准备。

游盈隆进一步分析称,25-64岁年龄段的受访者超过50%以上都认为,民进党当局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值得注意的是,25-34岁年龄段是最可能上战场的年轻人群,其中0.0%认为非常充分、40.2%还算充分、34.6%不太充分、一点也不充分的为22.2%。

另外,至于对台军“防卫能力”信心的民调显示,在所有受访者中,有23.7%表示不太有信心,23.1%表示一点也没信心,有7.6%表示没意见或不知道。

游盈隆称,这显示当大陆武力犯台时,岛内社会只有不到一半的成年人对台军有信心,而且没有信心者和有信心者只差1.6个百分点,如果说这是一种“中度信心危机”,这可能还是一个较保守地说法。

游盈隆还称,与13个月前调查比较,除了对台军强烈没信心的人增加了2.4个百分点,岛内民众对台军有效“防卫台湾”能力的信心模式几乎没有改变,尽管有信心者略多于没信心者,但有信心者并未达全岛成年人的一半。两岸一旦开战,岛内民众对台军有效“防卫台湾”的能力并没有足够的信心,“这不只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复出现的问题”。

游盈隆提到,他还发现,20-34岁的受访者没信心的人明显比有信心的人多,65岁以上则有5成5有信心,3成6没信心,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游盈隆坦言,毕竟,当两岸开战时,是年轻人上战场,不是老人。

对于民调显示台湾大多数的年轻人都不认为台军对两岸冲突做好了充分准备,有岛内网友表示,“反正死年轻人又不是死高官,死完没了就算”。↓

也有网友表示:民进党台面上鬼叫‘抗中保台’的些人根本没有当兵,把大家当成是白痴。↓

还有网友讽刺,“嘴炮,键盘及扫把是准备好了!”↓

延伸阅读:

吴蔚:"台独"顽固分子惩戒公告发出3天岛内余波不断

直新闻:国台办近日宣布依法对苏贞昌、游锡堃、吴钊燮等极少数“台独”顽固分子实施惩戒引发岛内热议。此刻宣布有何玄机,这个惩戒措施的“杀伤逻辑”是怎样的呢?

特约评论员吴蔚:国台办这则惩戒公告发出来已有三天,台湾岛内余波不断。尽管当事人大多摆出了一副所谓“与有荣焉”的姿态,但我相信,内心的不安与惶恐一定会在夜深人静时如惊涛拍岸,撞击这三位“台独”宵小的小心脏。事实上,台湾岛内一定也会有“内行人”能品出国台办这次出手的“不一般”,宣布的时机与杀伤逻辑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点。

先说时机,国台办此番出手的时机带有明显的反制意味。近段时间来,岛内“台独”势力频频与外部势力勾连,集中体现在对美、对日与对欧三个大方向上,挟洋自重之意浓厚。因此,大陆方面必须要有所反应予以惩戒,必须要让“台独”分子意识到:搞“台独”是要承担严重后果的。国台办发言人谈话直接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金句:凡是数典忘祖、背叛祖国、分裂国家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

另一方面,从台湾岛内的政治形势上看,此刻的“头条新闻”是下个月举行的所谓“12·18公投”。四项“公投案”中的三项由国民党人领衔发起,其中包括“反莱猪”与“公投捆绑大选”议案。某种意义上看,这场“公投”是2022年台湾“九合一”选举的一次预演,是民进党当局近几年执政满意度的一次“大考”,是国民党是否能够吹响反攻号角的一次“大民调”。此刻,民进党三位所谓“大佬”上了大陆的黑名单,释放的信号足够明确,那就是“台独”没戏,也是在台湾舆论场再次植入反“台独”议程。

接下来就要说到这个惩戒措施的杀伤逻辑了。国台办公告:大陆方面将依法对“台独”顽固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终身有效。“依法”、“刑事责任”、“终身有效”三个关键词是最具震慑力的。“依法”说明大陆有现成的法律工具可供援引不是空口无凭;“刑事责任”意味着最大量刑的封顶完全可以是死刑;“终身有效”意味着无论这些“台独”分子将来身处何方,我们都会动用国家机器与相关工具追究到底。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里还有这样一句话:禁止其本人及家属进入大陆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限制其关联机构与大陆有关组织、个人进行合作,绝不允许其关联企业和金主在大陆谋利,以及采取其它必要的惩戒措施。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解读。

一方面,这些民进党的头面人物是否有家属在大陆及港澳地区有经营活动呢?请注意,国台办明确提及的是“家属”而非“亲属”,这是一个更大的范围,女婿、连襟等无血缘的联姻关系均在打击范围。据我从一些渠道了解,这三位“榜上有名”的“台独”政客门下都不乏“吃大陆饭”的家属,比如经常来香港“谈生意”,又比如以隐秘入股个别台商企业的方式分享到了大陆发展红利,这种吃里扒外的事情可以休矣。

另一方面是,我们将直接斩断这三位“台独”政客与台商金主之间的直接联系。那些在大陆有经营活动的台商再也不能拿着在大陆赚到的钱回到台湾岛内去供养“台独”政客的政治活动,这其中就包括竞选活动以及在民进党内部运作、买官鬻爵。千万不要小瞧了有关部门的“信息获取能力”。

当然这些都是亮出来的手段,国台办公告里还有一句“以及采取其它必要的惩戒措施”,这就是引而待发、悬而未落的霹雳手段了。大家完全可以开动想象,自行脑补。要知道这些年海峡两岸的民间交往是深层次的。

直新闻:另一方面,中国空军近日官宣:歼-16D电子战飞机已经投入实战化训练,可与歼-20战机无缝伴随作战,有专家解读称:这两型战机联合会产生1+1大于2的效益。你对此有何观察?

特约评论员吴蔚:我前不久参加了今年珠海航展的现场报道,有幸现场“摸了一把”歼-16D战机,实话实说:真香。在珠海静态展出的那架歼-16D已经披上了空军的低可视度涂装,八一军徽赫然在列,足以说明它已经进入空军装备序列。因此,歼-16D战机入列服役已不是新闻了,而这一次空军官宣的信息量主要体现在:已经投入实战化训练,它首先说明歼-16D战机已经初步形成战斗力,这才是新闻。

一款新型战机入列服役后都要经历一个从接装训练到最终形成战斗力的过程。一般而言这个过程大致分为:理论学习、人机磨合、性能运用三步。歼-16D战机脱胎于我国自主研制的三代半多用途战机歼-16,基本飞行包线是相似的,作为一款双座战机,接装飞行员完全可以在“老司机”的陪伴下在天上安全地学习驾驶技能,缩短适应周期。

歼-16D的D是“电子战”的意思,顾名思义这是一款旨在电磁权争夺的战机。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关键一页,它标志着新军事变革已经悄然地开花结果了,它让全世界看到了原来现代化、信息化时代的战争是这样打的。其中对中国震撼最大的一个名词就是:制电磁权争夺。都说空中加油机是空军的力量倍增器,因为它能让战斗机的航程翻倍。那么电子战飞机同样也是空军的力量倍增器,并且这个倍增的数量是以十倍起跳的,因为你一旦在战场上空掌握了制电磁权,空战的结果就非常可能出现20比0、50比0甚至更悬殊的一边倒。因此,电子战飞机成了立志于发展战略空军的中国所必须攻克的技术制高点。

在官方通稿里有这样一句:歼-16D可与歼-20战机无缝伴随作战。“伴随作战”是一个专业词汇,它直接体现了歼-16D的战场角色。我们知道,电子战飞机不是什么新奇玩意儿,我们国家很早就在这个领域取得了成果。但以往都是一些基于运输机平台进行改装的大型电子战飞机,它们的优点是设备功率大,压制能力强,但缺点也很明显,由于平台笨重飞得慢,自卫能力差,只能配置在战场二线空域,在地面防空力量与空中僚机的综合保护下执行任务。但歼-16D的入列意味着我们有了一款可以伴随空中突击力量深入敌后实施“攻势掩护”的专职电子战机。这得益于歼-16双发重型歼击机的构型,得益于它强大的武器挂载能力,进可攻退可守,遇到宵小反抗还能发射导弹一巴掌拍回去。

歼-20作为隐身战机,技术逻辑是让敌人的雷达无法轻易发现。歼-16D可以压缩敌人雷达的探测距离,可以发射反辐射导弹迅速压制那些突然开机的雷达,给歼-20战机创造了可以进一步放肆的战场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官宣提及的“投入实战化训练”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歼-16D战机很可能已经执行过数次远海训练以及绕台岛飞行。细心的朋友应该会发现,台湾防务部门这段时间以来发布的空情通报里,有时候会精确到解放军派出了几架战机,有时候则语焉不详,这非常可能意味着:歼-16D战机已经在台海上空“秀过肌肉”了。


湖北中医药大学自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速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