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8 20:38:30
文|野离离
01
王家老太太拆迁分到了4套房。
他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在分到房子后,老太太想都没想,直接把房子过户过户到儿子的名下。
作为女儿,也想让父母给她一套,即便不能做到兄妹俩绝对的平等。
但手心手背都是肉,就算厚此薄彼,也得有个分寸,4套房,女儿想着怎么着母亲也会给她一套。
但是没有。
王家老太太认为这是王家的财产,理应由王家的人继承,儿子就是王家唯一的根,女儿嫁人后就变成了外人。
她没有理由将王家的财产给嫁出去的女儿,便宜了女婿。
女儿嫁人之后,条件不是很好,夫家是农村的,老家有自建房。
但是出来打工后就只能租房子,婚后生了两个儿子,一家四口就挤在50平米的出租屋里。
女儿嫁到老公家全部都是靠自己,因为婆婆过世的早,也就没有人帮忙带孩子。
两个孩子都是女儿自己带,这么几年她都没法出去工作。
公公年纪也大了,只能是在外面打点零工,补贴一下家用。
全家的顶梁柱老公。
全家开销都只靠老公一个人挣钱,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当年女儿生完小孩后,也想让自己的亲妈过来帮忙带带孩子,这样她就可以出去找工作上班挣钱了。
但是母亲说带你们孙家的孩子,我担不起这个责任,婉言拒绝了她。
这么多年来,随着孩子的长大,家庭压力也越来越大,女儿本想着等孩子稍微大一点就出去找工作,没曾想这时亲妈给她打了一通电话。
02
是这样子的,老母亲王老太太身体逐渐走下坡路了,尤其是这段时间生病,更是无法自理。
不是这儿疼就是那儿疼,浑身没力气。
儿子工作忙没时间照顾,跟儿媳又关系不和。
到老了还得看儿媳的脸色,王老太太很不愿意去跟儿媳一起过。
再说了,儿子正是发展事业的时候,经常忙到就连家里的小孩都是雇保姆照顾,哪有时间抽陪自己?
老太太也相当“懂事”,不忍心拖累儿子成为他的累赘,儿媳又不靠谱,想来想去只能找女儿。
但她也知道,当年房子一套都没分给女儿,孩子也没帮她带,女儿心里肯定有怨恨。
在电话里,她也把自己这些做法的原因和苦衷说给了女儿听。
她强调,这是王家的财产,给了女儿,那就是给了孙家,这是万万使不得的,希望女儿能理解。
女儿回道:“她说这房子怎么分配,您有使用权和支配权,怎么分配子女都无权干涉。
虽然当初结婚,我跟您提出要一套,其他三套都给哥哥,但是您并没有,您就觉得我是泼出去的水,是别人家的人。
如今我现在的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好,有两个孩子要养老,丈夫的工资也不高,全家人生活都很拮据。
但是我哥就不一样了,能每个月花钱花5000块钱雇保姆。
手握几套房,还事业有成。
我怕您住惯了大房子,都不习惯我们这种逼仄的小房子,再说了,我哥都舍得花钱雇保姆了,怎就不舍得花点钱雇个护工照顾你呢?”
最后,女儿也婉拒了老母亲的要求。
03
恨是一个原因,无能为力也是另外一个原因。
最让她意难平的,并不是老母亲没有给她财产,而是老母亲根深蒂固的观念里,已经把出嫁了的女儿当成了外人。
正因为她是一个外人,才会无视她的实际困难,舍得用她,不心疼她。
懂得用道德去绑架她,要求她来照顾自己。
老母亲理解儿子工作忙,没时间,不愿给儿子增加负担。
看到女儿没出去工作,在家带孩子,是赋闲在家,理所应当要照顾母亲。
却从来不会站在女儿的角度看她过得多艰难。
在女儿需要的时候,她左躲右闪,不肯付出一点,金钱也好,精力也罢。
而当自己有需要时,却要求女儿承担所有。
有人会说,原本父母的财产爱怎么分就怎么分,父母把孩子生下来并养大了,这就是恩,跟怎样分财产无关。
女儿照顾父母是义务。
的确如此,赡养父母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这是法律层面的。
但就道德层面来讲,这个王老太太是否又做到位了呢?
中国又有多少这样的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植于心。
都说“未经他人事,莫见他人善”,确实如此,那些站在道德制高点侃侃而谈的人,都是既得利益者的发言人。
他们是受益者,怎么可能体会被不公平对待的另一方处境呢。
很多的家庭矛盾和子女之间矛盾的产生,根源都是在于父母的偏心,但父母每每都会假装不知道。
看似无心伤害,却已蓄意多年!